【金融知識天天讀】金融小知識:五套人民幣承載的故事和情懷
在我們的世界裏,有一種東西,它既不發光也不發熱,卻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它就是——人民幣。
想象一下,清晨,你走進熱氣騰騰的包子鋪,用人民幣換來幾個皮薄餡大的肉包子,那是新的一天最美好的開始。人民幣,作為我國的官方貨幣,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能打開各式各樣的大門:從街角的小賣部到繁華的購物中心,從日常的柴米油鹽到偶爾的奢侈享受,它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人民幣之於我們,不僅僅是錢,它也是故事和情懷的載體,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人民幣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變身”,它的每一次變化都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發展。
第一套人民幣:
人民當家作主的故事
故事得從1948年說起,那時的中國正處於解放戰爭的烽火連天之中,第一套人民幣應運而生。它們的樣子可不像現在這麽“規矩”,有的大如書頁,有的小如郵票,圖案更是五花八門,從工農生產到名勝古跡,應有盡有。12種麵額62種版別中的大部分券麵圖景,洋溢著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氣息,工農群眾及其生產活動的圖案第一次作為主角大量出現在貨幣上,這在舊中國往前追溯的貨幣史上絕無僅有。這些畫麵強調了工農作為社會主體的特殊地位,體現了我國千年來第一次由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深刻政治變革。

1948至1951年第一版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
黨的曆史和新中國的光明前景
流轉到1955年,第二套人民幣閃亮登場,對新中國的光明前景和中國共產黨黨史作了生動的記述。例如,3元券上繪著井崗山龍源口,2元券繪著延安寶塔山,1元券繪著北京天安門,三處黨的發展史上裏程碑式的景點被用作了主畫麵。第二套人民幣主輔幣一共11種,麵值最大的是10元,票麵上繪著“卡車”“飛機”“輪船”“拖拉機”“火車”等圖景,與第一套人民幣上的手工機械及原始運輸工具相比,無不顯示出新中國的勃勃生機以及對工業化的不懈追求與努力發展的濃濃氣息。

第二套人民幣圖鑒
(圖片來源:中國印鈔造幣網)
第三套人民幣:
經濟建設的發展成就
“一五”計劃的提前完成,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至1962年,我國財政消滅了赤字,國民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第三套人民幣就是從1962年開始陸續發行的。
在這個時期,黨第一次提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的號召,第三套人民幣在這方麵有所體現。例如:1元券的“拖拉機生產”,背麵為“放牧”;2元券的“車床工人生產”,背麵為“大型油田”;5元券的“煉鋼工人生產”,背麵為“露天機械采礦”;10元券的“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背麵是“人民大會堂”(這張後來名氣也最大,很長時間都被人們俗稱“大團結”);1角券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背麵為國徽、菊花;2角券的“武漢長江大橋”,背麵國徽、牡丹花;以及後來發行的5角券“現代紡織生產”,背麵圖案為國徽、棉花和梅花。這些圖景都成為新中國頭十幾年經過艱苦創業所獲得經濟成就的縮寫。
第三套人民幣圖鑒
(圖片來源:中國印鈔造幣網)
第四套人民幣:
國家民族的“大團結”時代
黨的十一屆二中全會以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商品經濟空前發展,對貨幣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為了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和日益富裕起來的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1987年4月,第四套人民幣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
第四套人民幣中不僅增加了50元、100元兩種券別,同時在券麵圖景上也發生了以人物頭像為主的新變化。100元券的正反麵分別用了“四偉人”頭像和井崗山主峰圖案,這是對新中國建立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曆史人物的肯定和紀念。50元券的正麵圖景,一改以前工農(或工農兵)並列圖案結構,第一次將工、農、知識分子三者頭像並列作為主圖案,悄然透露出對知識和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作重要貢獻的充分肯定。
此外,這套人民幣的其他券麵正麵主圖景全部使用了少數民族人物頭像。1元券是“侗族和瑤族人物頭像”;2元券是“維吾爾族和彝族人物頭像”;5元券是“藏族和回族人物頭像”;10元券是“漢族和蒙古族人物頭像”;1角券是“高山族和滿族人物頭像”;2角券是“布依族和朝鮮族人物頭像”;5角券是“苗族和壯族人物頭像”,這些少數民族頭像折射出了各族人民團結建設奮鬥的深刻內涵。

第四套人民幣圖鑒
(圖片來源:中國印鈔造幣網)
第五套人民幣:
人民幣的現代化
進入新世紀,第五套人民幣閃亮登場。不僅票麵設計更加簡潔大方,也應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的現代化方麵都有了較大提高,印刷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第五套人民幣的主幣正麵均采用毛澤東主席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頭像,回歸了世界貨幣正麵圖景的普遍做法,底襯采用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麵圖案則繪上了各色風景。如:100元背麵的“人民大會堂”;50元背麵的“布達拉宮”;20元背麵的“桂林山水”;10元背麵的“三峽夔門”;5元背麵的“泰山”;1元背麵的“西湖三潭印月”。每一張鈔票都是一張精美的旅行海報,讓人在使用之餘,也能感受到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與美好。

第五套人民幣圖鑒
(圖片來源:中國印鈔造幣網)
從新中國成立前至今,人民幣經曆了數次變遷,不僅記錄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更見證了時代的進步與變遷。每一張人民幣都像是一本微型的曆史書,講述著那個時代的特色和故事。
整理自錢幣圈
(轉自:湖南金融)